益生菌大都是我們消化道中本來就存在的好菌,只是因為現在大多數人都外食居多,可方便取得的食物型態越來越精緻化(高油、高糖、高鹽、少纖維),改變了原本健康的消化道環境,讓可以在消化道生長的好菌減少了,因此,才會需要用補充益生菌的方式來維持消化道菌叢平衡
在上一篇提到益生菌主要分成4大功效,包括消化道菌叢調整、使排便順暢、調整體質與女性私密呵護。
然而,市面上的產品眾多,若含有特殊成分的益生菌可能會造成副作用,需特別注意。
正規的益生菌在各家廠商建議用量之內使用,不會出現太大的副作用。
每個人體質不一樣,部分食用後肚子有咕嚕咕嚕地感覺,因為大部分廠商都會加入益生菌的食物「益生質」,會有類似膳食纖維的作用,促進腸道蠕動,導致聲音的出現,屬於正常現象喔! 不用太過擔心。
少部分人消化道較敏感或是壞菌較多,會出現拉肚子(腹瀉)、便秘...等類似副作用的症狀,但這只是好菌與壞菌互相調節的過程,也是屬於菌相調節的正常反應,可先減少使用量,等消化道適應之後再調整回標準用量。
延伸閱讀:吃益生菌拉肚子、皮膚起疹子怎麼辦?
正規的益生菌食用一段時間,讓體內消化道好菌培養一段時間後,就算停止服用,維持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菌叢仍可以維持平衡。
延伸閱讀:益生菌要吃多久,可以長期吃嗎?
正規益生菌的建議攝取量都是經過實驗證實數據,因此,依據產品標示的使用方式大多不會有不好的影響,比較有可能出現的症狀是上述的"排氣量增加"、"拉肚子(腹瀉)"...等菌相調節反應,可以先減少用量讓身體適應即可。
※注意:若本身有慢性病的人,使用益生菌前,建議先詢問諮詢醫生。
在上一篇"益生菌怎麼吃"裡有提到,益生菌最常使用的的用途有兩種:維持消化道機能益生菌 以及調整體質益生菌,兩種吃的菌種不同、菌數也不同,以目前經實驗證實的菌株來說,維持消化道機能的消化菌建議攝取量大多20億就足夠;調整體質益生菌則需100~300億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