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小腸、大腸三個部位組成腸胃道。
消化道像一條工廠生產線,腸胃是消化道的一環,當食物從口腔進入,經由咽部、食道 ( 食道不負責消化、吸收 ) 進入胃,胃開始消化分解食物,之後進入小腸 (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大腸進行再次吸收後,沒被吸收的殘渣形成糞便,再經由肛門排出體外。
胃呈現J字型,位於食道之後,從左上腹部斜向右下方。
小腸位在身體中間肚臍周圍。
大腸是從右下腹部開始,在腹部周圍形成ㄇ字型。
胃是一個有彈性的囊袋,可容納吃進的食物,是食物消化的首站,當食物通過時,胃上的賁門會打開使食物進入,並開始消化分解,之後再將消化完的食糜送往十二指腸,這時胃底的幽門會開啟。
小腸是接在胃部後,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最重要的地方,由上而下依次分為十二指腸、空腸與迴腸。
大腸依先後順序分為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及肛門,肛門是消化道的出口。
胃是食物消化的首站,主要功能是將食物與胃液混合,讓食物變成容易消化的乳糜狀,稱為食糜,此外,胃部可分解蛋白質、吸收藥物、酒精等。
小腸內會有有膽汁、胰液、小腸液一起作用,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後,將大分子的食糜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狀態,食物在小腸進行最後消化階段。
大腸主要是吸收在小腸沒有吸收的水份及部分營養素,沒被吸收的殘渣會形成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