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中,請稍後
詢問、了解、解決
提供健康一刻產品與購物問答
查詢請使用空格區分多個關鍵字

短鏈脂肪酸SCFAs的重要性

什麼是短鏈脂肪酸 (SCFA)

短鏈脂肪酸是由多種有機酸組成的飽和脂肪酸,以乙酸(醋酸)、丙酸、丁酸占比最大(比例為60:25:10)。

益生菌+膳食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

大多數的短鏈脂肪酸並不存在於食物的營養成分裡,而是需要經由厭氧細菌或酵母菌在消化道中代謝膳食纖維後產生有機酸。
每一種益生菌會代謝後會產生的短鏈脂肪酸不盡相同,像是酪酸菌代謝後可產生丁酸短雙歧桿菌會代謝後產生乙酸。

短鏈脂肪酸功效

短鏈脂肪酸可被迅速吸收,是消化道的主要能量來源,也是打造消化道好菌生態的重要因子。
可調節體質、維持消化系統健康。

短鏈脂肪酸失衡

現代的食物過於精緻,低纖維高醣的飲食習慣,造成腸道裡的好菌沒有辦法代謝足夠的膳食纖維產生「丁酸」,進而導致「短鏈脂肪酸」失衡,引起各樣源自於消化道引起的健康問題。

如何增加體內短鏈脂肪酸合成

飲食微生物是影響 SCFA 產生的主要因素, 現在大多食物都是易取得,也過於精緻,高醣、高加工、低膳食纖維,造成消化道環境逐漸不適合好的微生物生長,短鏈脂肪酸產生量降低,消化道內可汲取的能量減少而引發健康問題。
想製造良好的微生物生長環境,要先從正確飲食習慣開始養成。

  1.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
    根據DRIs建議每人每天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約為25-35公克,國人大多攝取不足。
    膳食纖維可以從蔬果中獲得,或將白米混一些全榖雜糧一起食用。未精緻的全榖雜糧中富含微量礦物元素及膳食纖維,如糙米、紫米等等。
    衛福部建議每日攝取3-5份蔬菜(一份熟蔬菜約標準碗5-8分滿)及2-4份水果(一份水果約標準碗6-7分滿),因水果糖分含量較高,不宜攝取過量,適量即可。
  2. 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為活菌,亦需要提供足夠的養分、優良的環境使其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因此 補充益菌的同時也要提供益生菌良好的食物來源,俗稱益生質,如寡糖、膳食纖維等。

    延伸閱讀:益生菌功效好處一次看 | 菌種菌株選對才有效

  3. 降低加工品、精緻醣類攝取頻率
    加工品中有些添加物,不利於好菌生長;精緻過後的食品,營養素流失較多,無法提供良好的營養源給予好菌作為能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