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產品相關
益生菌生活顧問系列

益生菌與屁的「雙向奔赴」,一直放屁該吃益生菌?還是吃益生菌一直放屁?


一直放屁該吃益生菌?還是吃益生菌一直放屁?

關於益生菌與放屁,網路上流傳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長期放屁多又臭,應該補充益生菌」,另一種則是「吃了益生菌後,排氣變得頻繁」。這兩種說法都正確嗎?答案是肯定的,關鍵在於你的身體處於何種狀況。益生菌與排氣的關係,並非單純的因果,而是一種雙向的互動。無論你是正被排氣問題所困擾,還是剛開始吃益生菌造成排氣,別擔心,讓營養師來為你完整解析這兩種因果關係,並提供最實用的解決方案!

長期多屁、氣味難聞,益生菌是解方嗎?

如果你長期以來都有排氣頻繁、氣味難聞的困擾,那麼益生菌確實是你應該考慮的得力助手。這種情況的根源,往往直指一個核心問題:「代謝不佳」!這不僅僅是指身體的消化能力,更包含了菌叢的代謝失衡。

問題的根源,是一場由生活型態引發的「代謝失衡」連鎖反應

第一步:觸發點是「不良的生活型態

  • 飲食習慣:長期攝取高油、高糖、低纖維的食物,或三餐不定時,會直接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並為壞菌提供它們最愛的養分。
  • 情緒與壓力:我們的消化道與大腦之間有著密切的「腦腸軸」連結。長期壓力會直接干擾神經傳導,影響消化液分泌、減緩消化道蠕動。
  • 其他因素:服用藥物如抗生素、睡眠作息不正常等,也會直接衝擊消化道的健康平衡。

第二步:引發「消化能力下降」與「菌叢失衡」的惡性循環

上述的生活型態,會直接導致兩個核心問題:

  • 菌叢失衡,壞菌佔優勢:消化道環境惡化,好菌數量減少,壞菌趁機大量繁殖,成為優勢菌群。
  • 消化能力下降:壓力與不良飲食減弱了消化功能,導致食物無法被充分分解吸收。

這兩者會形成惡性循環,消化不完全的食物殘渣,為佔優勢的壞菌提供了充足的糧食;而壞菌的過度繁殖,又會進一步破壞消化道環境,影響整體的代謝吸收能力。

第三步:最終導致「異常產氣」

因此,長期多屁又難聞,正是這場代謝失衡連鎖反應的最終結果。例如:

  • 蛋白質與脂肪攝取過多,無法充分消化後就會被分解成帶有腐臭味的硫化氫、吲哚等氣體。
  • 精緻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無法充分消化後則可能被發酵成帶有酸味的氣體。

益生菌的角色,如何調整消化道問題?

  1. 整理消化道環境:許多益生菌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有機酸,如丁酸、乳酸,這些酸性物質能降低消化道的pH值,創造一個不利於壞菌生存的環境。同時,丁酸也是維持消化道屏障健康的重要能量來源。
  2. 與壞菌競爭生長:益生菌會和壞菌競爭附著在消化道上的位置以及營養來源,透過這種競爭排斥的機制,壓縮壞菌的生存空間。
  3. 輔助消化吸收:部分益生菌本身就能幫助分解我們吃進的食物。市面上也有許多益生菌產品會額外添加消化酵素,能更有效的幫助食物的消化分解。

多管齊下,搭配飲食與生活調整,效果加倍

1.聰明調整飲食

  • 減少產氣食物:可適量減少豆類、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每次的攝取量、降低高脂油炸物和精緻甜點的攝取的頻率。
  •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是益生菌的最佳食物(益生元)。但切記要循序漸進地增加,避免短期內大量攝取反而會引起脹氣。
  • 多喝水:充足的水分能幫助消化道運作,避免食物殘渣在體內停留過久、過度發酵。        

營養師小提醒

每日飲水量

衛福部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國小學童至少飲用1,500 ml的水,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達標吧!

延伸閱讀: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哪些? 水溶性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好處大不同

2.培養良好進食習慣

  • 細嚼慢嚥:進食時狼吞虎嚥會吞下大量空氣,並加重消化負擔。應放慢速度,充分咀嚼。
  • 規律用餐:三餐定時定量,有助於維持消化系統的穩定運作,避免功能紊亂。

3.優化生活型態

  • 規律運動:運動,特別是飯後不要都坐著不動,可以散散步,促進消化道蠕動、是避免脹氣最天然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 有效管理壓力:長期壓力是健康的隱形殺手。透過瑜珈、深呼吸、聽音樂等方式放鬆身心,對各式各樣的消化問題也會有幫助。

吃了益生菌後,為什麼一直放屁?變成行走排氣管?

另一種情況是,一開始吃益生菌,變得「屁」事連連。請先別急著把益生菌打入冷宮,讓我們來了解背後真正的原因。

菌相初期調整期的「好轉反應」

這是一種暫時性現象,代表你補充的益生菌是活菌,並且正在你的消化道內積極地發揮作用!

  1. 調節消化道菌叢:補充的益生菌會開始和原有的壞菌競爭地盤與食物,這個菌叢生態重新洗牌的過程,自然會產生一些氣體。
  2. 代謝產物:在這場勢力重整中,壞菌死亡會釋放代謝廢物或氣體,而活躍的好菌在發酵膳食纖維或食物時,同樣也會產生氣體,這些都是正常的代謝過程。
  3. 促進消化道蠕動:益生菌的進駐也會刺激消化道蠕動,這會將原本積聚在消化道的宿便和廢氣往前推送。

如何減緩初期的排氣與不適?

  1. 從低劑量開始:不必一次就吃到產品的建議最高劑量。尤其是第一次嘗試益生菌的寶寶或是消化道比較敏感的人,可以先從建議量的一半開始,讓消化道有時間逐步適應,待狀況穩定後再慢慢增加。
  2. 注意益生菌產品成分:檢查產品成分表,確保其中不含乳糖(若你有乳糖不耐問題)或番瀉葉、氧化鎂等輕瀉劑成分,有時這些才是造成腹脹或排氣的元兇。如果有這些成分,可以考慮停止使用。
  3. 耐心觀察:理解這是一個正向的調整過程,給身體一些時間來適應新的平衡,多數人的好轉反應在幾天到幾週內就會自然消失。在期間可以順時針進行腹部按摩,幫助氣體排除,以及同時減少產氣食物的攝取。

延伸閱讀:益生菌會產生抗藥性或依賴性的副作用嗎?

益生菌與排氣的其他常見問題

Q1:吃了益生菌後,頻繁排氣的狀況大概會持續多久?

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適應期,但通常會落在幾天到幾週之間。多數人在身體適應新的消化道菌相後,狀況就會趨於穩定。如果超過一個月仍有嚴重脹氣或排氣問題,建議可以諮詢醫師或營養師,評估是否有其他消化道的問題。

Q2:「脹氣」跟「放屁」是同一回事嗎?益生菌對兩者都有幫助?

兩者相關但不完全相同。「脹氣」是指氣體積在消化道中,讓你感覺不舒服;「放屁」則是將這些氣體排出的行為。益生菌對能幫助消化,從源頭調整造成脹氣的成因,同時,也能維持消化道正常機能,幫助積聚的氣體順利排出。

Q3:如果益生菌讓我一直脹氣放屁,我應該馬上停用嗎?

可以優先嘗試我們在第三段提到的方法,將劑量減半、多喝水。先給身體一週左右的時間來適應,若狀況仍未改善,再考慮更換其他菌株配方的產品或暫停使用。

Q4:反過來說,我吃了益生菌都不會放屁,是代表沒效嗎?

不一定。沒有明顯的排氣不代表益生菌沒在工作。這可能意味著你原本的消化道菌相不算太差,因此調整期的反應非常溫和,甚至讓你沒有察覺。判斷益生菌是否有效,更應該觀察長期的指標。

結語

益生菌與排氣的關係取決於你的出發點。初次服用所引起的短暫排氣,是消化道邁向健康的正常調整;而利用益生菌來調整長期的排氣困擾,則是從根本優化消化道環境的策略。理解這兩種情況的差異,並搭配適當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你就能真正善用益生菌的益處,告別尷尬,迎來更舒適、更健康的消化道狀態。

延伸閱讀:吃益生菌拉肚子、皮膚起疹子怎麼辦?


參考出處
1.John F Cryan,Kenneth J O'Riordan,et al."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A review"Physiol Rev.2019 Oct 1;99(4):1877-2013.
2.Preethi Chandrasekaran,et al."Effects of Probiotics on Gut Microbiota: An Overview"Int. J. Mol. Sci. 2024, 25(11), 6022
3.Eirini Dimidi,et al."Mechanisms of Action of Probiotic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on Gut Motility and Constipation"Adv Nutr. 2017 May 5;8(3):484–494.
4.Amin Mousavi Khaneghah,et al."Interactions between probiotics and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n hosts and foods: A review"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Volume 95, January 2020, Pages 2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