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產品相關

哪些人不適合吃益生菌?7類高風險族群要注意!


一、益生菌是什麼?在人體中扮演什麼角色?

「益生菌」是指補充適量的菌株下,有益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食局(FAO)、國際益生菌及益生質科學協會(ISAPP)這麼定義。

腸道被視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有賴於菌相的平衡來正常運作,益生菌就像是協調者,在體內與你頻繁正向互動,協助產生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增加短鏈脂肪酸的合成、與消化道中的壞菌搶地盤,維持消化道菌叢生態。當益生菌數量足夠時,有助於免疫的平衡,達到調整體質的目的,形成良好的體內健康循環。

雖然益生菌已經被廣泛使用在保健用途上,但有7類高風險族群,仍須特別留意。因為對於體質較虛弱的特定族群而言,益生菌畢竟是「外來活菌」,可能與人體既有的狀態產生交互作用,個體健康狀況的差異(免疫力、消化道狀態等),都可能影響益生菌的反應。不是絕對不能補充,而是建議諮詢專業後,再決定是否服用喔!

延伸閱讀:益生菌功效由菌株決定? 4大好處一次看

二、哪些人「不建議」攝取益生菌?

1.免疫系統不全或低下者

  • 有自體免疫疾病者(紅斑性狼瘡、格雷夫斯症、類風濕性關節炎...)
  • 正在接受化療或放療的癌症患者
  • 器官移植後服用免疫抑制劑者

雖然益生菌有調節消化道菌群、調整免疫、鞏固消化道黏膜屏障、調節化療相關副作用等好處,但仍須根據個人療程、疾病狀態做適度的補充及調整。

尤其這類病患的免疫防護力相對低落,加上腸道菌處於失衡的狀態,即便是經實證研究、安全無虞的益生菌,在免疫力不佳的狀態下仍會有感染風險,且有些菌株可能會刺激免疫系統,不適用於自體免疫疾病者,請依照個人健康狀況,事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再做決定。

2.早產兒及消化道未發育成熟的嬰兒

很多新手爸媽常常會問醫生,「我的寶寶可以吃益生菌嗎?」、「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吃?」事實上,益生菌的使用年齡並沒有嚴格的限制,依據不同月齡與寶寶身體狀況,不妨參考以下建議:

  • 早產兒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認為,早產兒(尤其是出生體重低於1000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在益生菌上的使用要保持謹慎,不建議擅自給予寶寶使用,務必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1】
  • 0~6個月的寶寶
    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消化系統還在建立初期,健康的母乳就可以提供好菌,母乳中的半乳寡醣也能幫助消化道的好菌生長,因此建議由媽媽補充好菌,透過母乳的方式哺餵給寶寶。若寶寶在換奶期經歷換奶不順的情形,或出現特殊狀況(例如皮膚發紅或其它敏感的現象),要讓寶寶吃益生菌產品之前,請先諮詢建議劑量。
  • 6個月以上的寶寶
    6個月以上、或開始吃副食品的嬰幼兒,面臨環境及食物對消化道菌叢影響日益加大,可以開始視需求適量攝取益生菌。新生兒爸媽,對於如何選擇寶寶吃的益生菌,建議可以先做功課,了解益生菌的相關知識。例如在菌種的選擇上,嗜酸乳桿菌、丁酸梭菌、雙歧桿菌等都蠻適合寶寶使用的。若有疑問,事先詢問營養師或醫師後再使用會更放心喔!

延伸閱讀:兒童益生菌該注意什麼? 營養師建議挑選5大法則

3.對益生菌成分過敏者

體質較敏感者,應注意益生菌產品成分,例如是否添加乳糖或化學添加劑等。建議挑選成分單純、透明且菌數無須太高的產品,在選購之前,仔細閱讀內容成份、來源標識是否詳列清楚,為自己的健康層層把關,避免可能引發如皮膚發癢、腹瀉等過敏反應。

延伸閱讀:避免添加這些成分的益生菌,可能產生副作用

4.消化道出血、短腸症候群患者

益生菌的運用廣泛,然而部份消化道疾病患者,由於消化道環境的特殊,在使用益生菌前,請事前諮詢您的主治醫生,確保安全無虞再做決定喔!

  • 消化道潰瘍、伴有出血疼痛
    由於益生菌是活菌製劑,當消化道正在出血的時候,活菌可能通過傷口,進入血液循環,引發感染的風險。當病程在急性期階段,請記得遵循醫囑,按時服用藥物,先修復黏膜,待狀況穩定後,再考慮服用。
  • 短腸症候群患者【2】
    短腸症候群(short bowel syndrome)患者,在消化道功能較不足的狀況下,需要避免大量攝取,主菌株會產生D-乳酸的益生菌,如L.acidophilus、L.plantarum、L. gasseri、L. delbrueckii subsp等。【3】以免造成D-乳酸的代謝性酸中毒。

    請記得,高碳水化合物+大量產D-乳酸的益生菌,對這類病患可能造成較大的副作用,在益生菌的使用與選擇上,更要精挑細選、避免踩雷!

5.重症病患或疾病急性期患者

身體處於虛弱狀態,並且用藥較複雜的重症患者,與急性期患者也較不適合。

6.手術術後恢復期:

如果您剛動過消化道、生產、剖腹手術,或其他開刀療程,因為術後急性期,傷口仍待修復,消化吸收功能比較不理想,建議先好好調養休息,等到身體狀況更穩定後,再和醫生討論後續是否補充的問題。

營養師小提醒

如果您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的媽媽,產前請先停止服用魚油等凝血相關保健品,待傷口復原後再繼續補充喔!

7.年長且健康狀況不佳者

家中長者是否適合服用益生菌?事實上年長者的消化道微生態較容易失衡,適時補充益生菌,有助於幫助排便、打造保護力。但健康狀況不佳或有多種慢性病的長者,請先經過專業評估後再決定喔!

三、避開潛在風險,益生菌聰明選

避開潛在風險族群,益生菌仍是適合我們大多數人的日常保健攝取好選擇。

補充益生菌並不是一昧跟風,更要考量保健個人化,先評估自身健康狀況,必要時諮詢相關專業意見,隨時關心身體的健康變化,擁有正確的選擇與保養觀念,就能不怕踩雷,輕鬆腸保健康!

 

參考出處

  1. 美國兒科學會  https://publications.aap.org/pediatrics/article/147/6/e2021051485/180282/Use-of-Probiotics-in-Preterm-Infants?autologincheck=redirected
  2. ISAPP  https://isappscience.org/brain-fogginess-probiotics-not-the-cause/
  3. Luis Vitetta, et al. “ Probiotics, D–Lactic acidosis, oxidative stress and strain specificity.”Gut Microbes. 2017 Jan 12;8(4):311–322. doi: 10.1080/19490976.2017.127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