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益生菌,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可能是優酪乳、優格中常見的「AB菌」。但你知道嗎?在龐大的益生菌家族中,有一群更懂得如何在逆境中生存的成員。
主要來自「芽孢桿菌屬」與「梭菌屬」這兩大家族。他們是會在超負荷的環境壓力下形成「內孢子」的益生菌,這賦予他們優良的生存能力,更有效的為我們的健康奮戰。
內孢子的獨特之處
什麼是內孢子?首先,他並不是用來繁殖的孢子,而是一個在偵測到外界的惡劣環境時(如高溫、胃酸、膽鹽),益生菌為自己打造的休眠保護結構。
可以想像成一個高科技的防護罩,能將最核心的物質與生命機能完整封存,進入休眠狀態。
這類益生菌擁有三大優勢
- 極高的環境耐受性:內孢子結構能抵抗高溫、耐加工、耐儲存,確保益生菌產品從製造、運輸的過程中,活性依然穩定。
- 超強的消化道穿透力:內孢子能抵禦胃酸與膽鹽的侵蝕,確保絕大多數的活菌能活著成功抵達目的地。
- 精準的甦醒與定殖:一旦安全抵達環境適宜的消化道,內孢子就會從休眠狀態變為活躍的益生菌,開始進行繁殖並發揮作用。
產孢益生菌的代表菌株與功效
產孢益生菌主要來自兩大家族,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特性與明星菌株。關鍵的是,他們還能耐受常規益生菌無法承受的抗生素壓力,使其在特定情況下更具應用價值。
芽孢桿菌屬(Bacillus):
此家族屬於「需氧或兼性厭氧菌」,在有氧環境也能生存。常見的菌種為凝結芽孢桿菌,又被稱為芽孢乳酸菌。
- 凝結芽孢桿菌 Bacillus coagulans IS-2
這是一株擁有大量科學研究支持的專利菌株。不僅能憑藉芽孢的保護順利抵達,還能像乳酸菌一樣幫助調整消化道環境,對於急性腹瀉、便祕、腸躁症、女性私密健康等問題都有相關研究。 - 凝結芽孢桿菌 Bacillus coagulans CGI314
此菌株在於能強化消化道的「緊密連接蛋白」。可以將這種蛋白想像成磚牆間的水泥,將細胞緊密地連結在一起,讓消化道屏障變得更堅固,有效防止有害物質或過敏原滲漏。
梭菌屬(Clostridium):
屬於「絕對厭氧菌」,特別擅長在大腸的無氧環境中生存。最著名的菌種為酪酸菌,因為其卓越的產丁酸能力,又稱為丁酸梭菌、丁酸菌。
- 酪酸菌 Clostridium butyricum UBCB70
是一株專門產生丁酸的優秀菌株。丁酸是消化道道黏膜細胞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能直接滋養消化道、鞏固屏障的健康與完整性,就像是為消化道築起一道堅實的城牆。
除了能高效產生酪酸來滋養細胞、強化屏障外,研究也發現他有助於維持消化道的菌相平衡,並能透過調節生理機轉來調整體質,維持整體健康。 - 酪酸菌 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
這就是日本知名保健品「妙麗散 」所使用的核心菌株,又被稱為「宮入菌」,擁有超過70年的食用歷史與豐富的科學文獻支持。同樣會產生「丁酸」,並協助維持消化道健康。
延伸閱讀:探討丁酸的重要性:短鏈脂肪酸中的重要一員
正是這些多面向的支持,讓產芽孢益生菌成為新一代的保健焦點。不過,許多人對於這類益生菌可能還有一些疑問...
哪些人特別適合補充產芽孢的益生菌?
雖然產芽孢益生菌對大多數追求消化道健康的成年人都有益,但對於以下特定族群來說,他們獨特的「高穩定性」與「高存活率」特性,更能精準解決痛點,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外食族及經常出差者
經常外食、飲食不規律或油膩,容易增加消化負擔,更重要的是,對於需要頻繁移動的人來說,其無需冷藏、方便攜帶的特性,可以輕鬆放在包包裡,隨時補充,幫助應對因飲食改變或水土不服帶來的消化道挑戰。
2.正在或剛結束抗生素療程者
抗生素在殺死壞菌的同時,也會波及消化道內的好菌,導致菌叢失衡。產芽孢益生菌的強韌結構,使其在抗生素環境下的存活能力相對更強。在療程結束後,他們也能扮演重建菌叢生態的先鋒部隊,幫助消化道環境更快恢復平衡。
3.追求深層消化道保養
如果不只滿足於基礎的排便順暢,更希望從根本上調整消化道健康,那麼能產生「丁酸」的酪酸菌就非常適合。丁酸能直接滋養消化道細胞,鞏固消化道屏障的完整性,是實現長期、深度消化道保健的關鍵角色。
常見問題 (FAQ)
Q1:芽孢益生菌需要冷藏嗎?
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因為內孢子的耐熱特性,相關產品通常在室溫下陰涼乾燥處保存即可。
延伸閱讀:益生菌吃了沒用是因為菌數不夠,還是因為沒冷藏?
Q2:凝結芽孢桿菌、酪酸菌什麼時候吃最好?
因為菌株穩定較高,飯前或飯後吃都可以。但建議看產品的食用標示,因為有些產品會添加其他複方成分,可以根據成分內容調整補充時間。
Q3:補充這些芽孢菌株安全嗎?
對於健康成人來說,這些經過科學驗證的益生菌株是非常安全的。但若您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婦、哺乳期婦女或正在接受特殊治療,建議在食用前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益生菌再升級,聰明選擇『產芽孢』菌株
產芽孢益生菌憑藉其「內孢子」的獨特結構,展現了高穩定性、高存活率、高定殖率的優勢。
下次選擇益生菌時,不妨多加留意,考慮挑選或納入含有具體、有研究支持的芽孢桿菌屬與梭菌屬菌株的產品,讓你的益生菌補充策略更精準、更有效率,真正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參考文獻:
- Ratna Sudha Madempudi,et al.“Bacillus coagulans Unique IS2 in Constipation: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Probiotics Antimicrob Proteins.2020Jun;12(2):335-342.
- Shahneela Mazhar,et al.“In vitro safety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ovel Bacillus coagulans strain CGI314”Sec. Food Microbiology.Volume 14 - 2023
- Gözde Konuray,Zerrin Erginkaya.“Potential Use of Bacillus coagulans in the Food Industry”Foods. 2018 Jun 13;7(6):92.
- Yi-Meng Yang,et al.“Surviv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Spores Co-Exposed to Antibiotics and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Fluids: Implications for Antibiotic Stewardship”Microorganisms 2025, 13(6), 1347.